您好!欢迎来到税法专家网,我们竭诚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号

1056606199

 税法专家网 > 税法专家 > 法学专家

崔威

信息来源:中国税法专家网  文章编辑: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8-02 17:24:27  

崔威,19702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本简介

院内学术兼职: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

校外学术兼职: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期刊Derivativ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编辑委员会委员

IBFD期刊Asia-Pacific Tax Bulletin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中国、美国税法及税收政策,财政学,法律与政治哲学。

教育背景

1988-1993,就学于哈佛大学并获社会研究学士

1993-1996,就学于塔福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并获哲学硕士

1996-1997,转学至拉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博士项目

1997-19981999-2000, 就学于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攻读西方心理哲学博士课程

1998-19992000-2002,就学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并获法博士(J.D.) 学位

2003-2004,在职就学于纽约大学并获税收专业法学硕士 (LL.M.)

工作经历

19941995年,美国塔福兹大学哲学系教学助理。

19971998年,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夏季课程讲师。

1999年夏季,任美国White and Case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企业法务律师。

200210-20043月,任Clifford Chance律师事务所纽约办公室税务部律师。

20044-20059月,任美国Simpson Thacher and Bartlett律师事务所纽约总部税务部律师。

20062月至今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春季学期 美国福尔德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法学院访问副教授。

20081112月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访问副教授。

2009-2010年,兼职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合规部高级税务律师。

20115月,巴西FGV里约热内卢法学院客座教授。

2011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

主要研究项目和立法参与

1. 2011年,主持财政部税政司《FATCA应对方案》研究项目。

2. 2011年,出席由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召开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专家座谈会、《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立法国际研讨会》。

3. 2010年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企业集团税务管理项目课题组成员。

4. 2009年 参与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法案室及财政部税政司的增值税制改革与立法研究,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专家稿)》第23章。

5. 2009年 受国务院法制办委托,主持《政府采购协议》主要成员国加入协议的经验和教训研究项目。

6. 2009年 参与司法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法治化研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

7. 20089年 参加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财政部税政司所得税处组织的企业重组税务处理规章起草。获得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书面表彰。

8. 200710月 作为全国受邀的八位专家之一,出席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召开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听证会。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Foreign Administrative Law and International Taxation: a Case Study of Tax Treaty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64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2012)

2. The Tax Dimension of Fiscal Federalism in China, World Tax Journal 2011(3)

3. 《美国财税部门对规范性文件的使用》(与张杨合著),载 施正文(编)《中国税法评论》(第一卷)(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4. What Is “Law”in Chinese Tax Administration? AsiaPacific Law Review (SSCI), vol. 19, no. 1, pp 75-94 (June 2011)

5. Learning to Keep the Consumption Tax Base Broad: Australian and Chinese VAT Design for the Housing Sector, in C. Peacock (ed.) the AUSTRALIAN GST: LOOKING FORWARD FROM THE FIRST DECADE (Reuters, 2011) , pp 367-77

6. China: A New (Furtiv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Income, M. Lang et al (eds.), TAX TREATY CASE LAW AROUND THE GLOBE (Linde Verlag and Kluwer, 2011), pp 159-170

7. The Rule of Law in Chinese Tax Administration, in J. Freedman et al (Eds.), TAXATION DISCRETIONS AND THE RULE OF LAW (IBFD 2011), pp 335-366

8. The Tax Consequences of Corporate Reorganisations in China (w. Rick Krever), British Tax Review 2011, no. 3pp 340-353

9. 《境外税务透明主体的处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2;

10. 《车船税率应由地方人大确定》,《新世纪周刊》,2011131日;

11. 《国有企业重组的超特殊税务处理:法律背景及评议》,《中外法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11年第3期);

12. 《对企业重组税务规则起草过程的反思》,载 熊伟(编)《税法判例与解释评注》(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

13. 《论跨境服务营业税征收规则》,《税务研究》2010年第11期;

14. 《新法规释放出纳税人权利良性信号》,《法制日报》2010622日;

15. "Establishment”: An Analysis of a Core Concept in Chinese Inbound Income Taxation, 1 Columbia Journal of Tax Law 1 (2010)

16. 《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框架及最新动向》, 载 熊伟(编)《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调整》(法律出版社)(2010);

17. 《特定行业征收增值税比较研究》(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法案室及财政部税政司的增值税制改革与立法研究项目研究成果)(2010)

18.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急需解决的两个税法问题》,《税务研究》2009年第11期;

19. 《外商投资境内合伙企业的税法分析》,《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10年第3期);

20. 《营业税改革的一种基本原则》,《财税法论丛》第十卷(2009);

21. Responding to Sovereign Funds: Are We Looking in the Right Place? 123 Tax Notes 1237 (June 8, 2009) (全文转载于55 Tax Notes Int'l 117)

22. 《公司合伙人与企业所得税法对合伙税制的意义》,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09年第6期);

23. 《外商投资二元课税模式及其政策取向——基于机构、场所'概念的分析》,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09年第4期);

24. 《提高个税起征点拉动内需有限》,《第一财经日报》2008124日;

25. The Prospect of New Partnership Taxation in China, 46 Tax Notes Int'l 625 (May 7, 2007)

26. 《境外居民企业投资者所得税预提制度设立的困惑》,《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27. 《资产出资的税务处理:从一个细节看新企业所得税制》,《月旦财经法杂志》2007年第9期;

28. 《准确衡量支付能力应该是个税改革的目标吗?》,《月旦财经法杂志》200612月第7期;

29. Government Licens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Municipal Jurisdiction, 33 Hong Kong L. J. 417 (2003)

30. Joint Management as a Fair Solution to the Spratly Dispute, 36 Vanderbilt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799 (2003)

注: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税法专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3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