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税法专家网,我们竭诚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号

1056606199

 税法专家网 > 学术研究 > 判例研究

税收视角下201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5个新特点

信息来源:中国税法专家网  文章编辑: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8-19 17:07:32  

    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反映着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税收数据可以作为经济运行同步参考指标,映射宏观经济基本面,折射改革的进度和功效。通过税收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相互印证,能够给予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更为客观、全面的反映。

税收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于同步

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组织税收7189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税务机关组织税收65938亿元,同比增长6.8%。扣减出口退税后,税务机关共组织税收净收入59373亿元,同比增长6.3%,比较2014年上半年及全年情况,税务机关组织税收增长速度略有下降。

为更好地反映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考察税收增长速度,需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财产行为税主要是对存量征税,此部分税收与当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关联性不强,2015年上半年财产行为税增长8.8%,扣除此部分影响,税务机关组织的税收增长将低于6.8%。二是理论征税收入与实际征税收入之间存在差异,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原因使得征收率难以达到100%,可以认为潜在税收增长速度应高于名义增长速度6.8%。三是税收增长按当期价格计算,GDP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考虑生产价格指数(PPI)持续40个月同比持续下跌,税收实际增长速度应高于以现价计算的增长速度,税收增长下降的幅度会收窄。四是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推行的税制改革,以及股市的突然火爆对保障2015年上半年税收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尤其是股市火爆等一次性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2015年上半年税收同比增长率将下降。

比较同期GDP增长,2015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为7%,比2014年实际GDP增长速度7.4%略有下降。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2015年上半年税收和GDP增长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增长下滑,经济依然面临着下行压力。二是税收增长与GDP增长虽趋于同步,但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有待进一步印证。

消费、投资、出口渐呈回暖迹象,经济逐步企稳

2015年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增长-2.6%,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均为-14.2%。但6月份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增长-1.2%7月份呈现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实现正增长2.1%的势头,税收降幅收窄并转为正增长,考虑小微企业和“营改增”等减税政策,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增幅将更大。201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增幅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但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超过半年平均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已超过投资和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综合而言,国内消费已然初步呈现回暖迹象。

投资的主要形式是土木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更新和改造,反映投资活动的税收主要是建筑业营业税。201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营业税实现226.25亿元,增长9.8%,增幅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7131亿元,同比增长11.4%,与2014年相比增幅下降4.3个百分点。但同时发现,20151~6月,建筑业营业税增速达到9.8%6月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速超过上半年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综合而言,2015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回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但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2015年上半年,共办理出口退税6565.18亿元,出口退税额增长12.4%,增幅同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65722亿元,同比增长0.9%,同比增幅保持稳定。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显著优化,以数控机床、集成电路、智能设备、高铁和核电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出口退税增长支持了扩大出口,尽管出口形势严峻,但出口增长仍然保持了平稳,且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另外,房地产市场交易明显回暖,房地产成交量和房地产交易税收都实现正增长,2015年第二季度二手房交易量较第一季度上升了62.4%1~6月,新建商品房契税收入增速比第一季度回升4个百分点,4月、5月和6月份全国二手房契税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9%46.3%76.2%。汇丰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创近3个月新高,显示经济趋稳。

总体而言,尽管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比较疲软,需求乏力,但出现了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等企稳迹象。结合房地产市场和PMI指数回暖,说明经济已经在逐步探底企稳。

过剩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速整合、淘汰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钢铁、汽车、煤炭、玻璃、石化和家具等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的整合、淘汰步伐加速。

从税收角度看,资源税与高能耗产业紧密相关。2015年上半年我国资源税收入出现负增长,1~6月资源税收入为565.6亿元,同比下降3.7%。煤炭、石油和铁矿石是资源税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煤炭出现了价量齐跌,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比下降50%,矿山开工率仅为60%左右。原有资源大量投入、能源大量消耗和资源税收高增长的模式得到有效改观。

从行业税收角度看,2015年上半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税收同比增长为-20.6%,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税收同比增长为-4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为3.1%,汽车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为0.3%,制造玻璃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税收同比增长为-15.1%。这些过剩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税收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了大幅度负增长,初步显现出结构调整的实效。

从区域税收看,东部地区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东北部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以钢铁、石化、煤炭和玻璃等传统制造业为主。2015年上半年,东北部及部分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长显著低于东部,税收甚至出现负增长。1~6月,东北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中西部煤炭大省山西省GDP增速排在全国最后4位,GDP同比增长分别是2.6%5.1%6.1%2.7%。同期,上述4个省份税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8.9%-19.6%-6.2%-16.9%。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山西省税收增长排名全国最后三位,吉林省税收增长排名为倒数第六。

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采矿业增长3.2%,同比增幅略有增长,但依然远低于6.3%的平均增长速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4%,增幅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长6.7%,增幅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6.5%。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仍快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回落的幅度却明显大于东部地区,东北部和西部部分区域出现塌方式下滑。

综合而言,从税收和经济层面看,钢铁、汽车、煤炭、玻璃、石化和家具等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的整合、淘汰步伐加速,但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影响的幅度大于经济增长,可能的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PPI持续为负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时滞期等放大了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转型加快,经济效益提升

2015年上半年,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不断调整,服务业税收增长和占比均超过工业和建筑业,新兴行业税收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升,通过增量调整不断推进产业转型。

从产业税收构成看,2015年上半年第二、三产业税收同比分别增长3.1%6%,第二、三产业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43.8%56%,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大幅度超第二产业税收占比达12.2个百分点。从宏观经济数据看,2015年上半年,第二、三产业GDP同比分别增长6.1%8.4%,第二、三产业GDP占比分别达到43.67%49.51%。综合而言,服务业超过工业和建筑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税源结构正在逐步转变。

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23.7%13.5%31.4%。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1~5月,网络零售增长38.5%5月份当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1.3倍。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较大幅度下降。

从区域税收看,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东部地区税收快速增长,显著高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及东部地区。2015年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GDP同比增长分别为7.64%7.59%7.88%3.47%。比较2014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GDP同比增长分别为8.15%8.94%9.07%5.92%,可以发现,2015年上半年以来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已经超过中部和东北部,而与西部GDP增长率的差距则由2014年的0.92个百分点缩小为2015年上半年的0.24个百分点。

综合而言,2015年以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税收增长的新动力,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在继续加大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并将使税收增速保持在稳定增长的基本面上。

县级税收增长乏力,县域经济和县级财政困难需要关注

2015年上半年,税务机关组织的税收中,中央级税收33359亿元,占比50.59%,同比增长9.4%,增量占比达67.61%。省、市、县级税收同比分别增长10.6%4.5%1.8%。县级政府可支配稳定财源——税收的下滑,甚至负增长,将严重影响基础政权的有效运转。

县级税收增长乏力,同比增长仅为1.8%,使得部分县保运转的压力显著增大。通过对河北省、青海省部分地区调研,初步了解到,县级税收增长乏力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县级经济税收影响显著。县域经济中存在大量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在国家调结构政策之下,大量落后产能不是被淘汰就是关闭整改,同时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这些产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经济发展受到显著影响,税源萎缩。二是县级税收对建筑业营业税依赖大,在经济层面体现出对投资尤其是对中央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政策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依赖强,受近些年中央投资大规模扩张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影响,今年投资增速放缓,部分县的税收随重大工程结束无后续投资而迅速下滑,同时县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县级税收增长乏力。三是国家出台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县级税收增长形成一定影响,尤其是部分县缺乏支柱产业,小微企业税收是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研中部分县反映上半年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导致税收减少近千万元,对县级税收增量影响明显。四是个别区域因挤水分导致税收下滑。之前年度个别区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税收提前入库和空转现象,随着中央严查经济数据造假、依法治税深入推进以及持续空转和“寅吃卯粮”无以为继,税收中不实部分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剔除,导致税收增长无法虚高。

综合而言,县域经济缺少特色产业和成长性产业支撑,普遍对房地产业依赖大,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影响,县域经济和税收增长乏力。

结论

税收增速下滑,税收组织收入压力加大,将成为税收新常态。下半年经济增长或保持平稳,但股市对税收增长的催生作用逐渐消失,增收的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完成全年组织收入任务压力还比较大。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服务业是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主要支柱。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和税收增长。但在现行税收制度下,相对而言,投资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一些,消费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相对低一些。当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驱动改为消费拉动、经济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转第三产业为主时,税收增长将会出现比经济增长更大幅度的下行压力。

牢牢坚定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不动摇。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的经济和税收增长下行压力和新兴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培育成长带来的经济和税收增长动力并存,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当前经济和税收增长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必须辩证地看待经济结构调整遇到的困难,清楚看到总体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嬗变,关注产业内部产品结构转换,渡过“阵痛期”,将重现光明。

通过增量并带存量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并且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并存,一方面我国经济既需要继续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发展加工组装工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全面的工业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后工业化进程。

需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特别是东北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经济和税收出现断崖式下跌,尽管GDP增长为正,但税收已经出现两位数负增长。这既是挤水分的结果,但更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粗放型发展方式,一旦遇到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大宗能源、资源等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经济和税收增长便迅速跌入下降的快车道。

地方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中的功能定位应当认真对待。当前经济增速不高,除了经济结构调整等经济因素外,地方政府观望、无奈和不作为也是导致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新常态下,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简政放权不等于放而不管,向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转变不意味着不需要关注经济建设,需要加大地方政府认真履职和对经济发展作为的考核、督导力度。

注: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税法专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3920号-1